二氧化硫檢測儀廣泛應用于環保監測、食品加工(如葡萄酒、干果SO?殘留檢測)及工業廢氣控制,其測量精度直接影響環境合規性與食品安全。每日僅需三分鐘,通過標準化的檢查清單與執行標準,即可維持儀器較佳狀態。
檢查項一:外觀與氣路系統。目視觀察儀器外殼是否有破損(尤其是傳感器窗口與進氣口),確認無液體滲入或雜物堵塞。檢查氣路連接管(通常為硅膠或聚四氟乙烯材質)是否老化開裂(若有需更換)、進氣濾網(金屬或海綿材質)是否積灰嚴重(積灰量>濾網面積30%時需清潔)。執行標準:氣路通暢無漏氣(可用肥皂水涂抹接口,無氣泡產生即為合格),濾網清潔后通氣阻力<初始值的1.5倍。
檢查項二:傳感器狀態與校準驗證。通電預熱5分鐘后,讀取儀器自檢數據——電化學傳感器的零點漂移應<±2ppb(標準氣體為純凈空氣),量程漂移<±5%(用50ppb或100ppb標準SO?氣體驗證)。若零點偏移超限,需執行“零點校準”(通入純凈空氣,等待讀數穩定在0±2ppb);若量程不準,用標準氣體重新校準(通入后等待3-5分鐘,調整儀器系數至顯示值與標準值偏差<±3%)。執行標準:校準后重復性測試(連續測量3次標準氣體),相對標準偏差(RSD)<2%。

檢查項三:清潔與耗材檢查。用無水乙醇棉簽輕輕擦拭傳感器窗口(禁用硬物刮擦),清除可能附著的油污或粉塵(粉塵遮擋會導致響應延遲)。檢查電解液液位(電化學傳感器需定期補充電解液,液位低于較低刻度線時需添加專用溶液)、采樣泵膜片(橡膠材質)是否破損(若有漏氣聲或抽氣量下降,需更換)。同時確認備用電池電量(便攜式儀器)>80%,或電源適配器接觸良好(固定式儀器)。執行標準:傳感器窗口清潔后透光率無肉眼可見變化,采樣泵抽氣流速穩定在設計值的±10%范圍內。
附加提示:異常處理。若儀器報警(如“傳感器失效”“校準失敗”),立即停止檢測并記錄故障代碼,聯系廠家技術支持排查(勿自行拆解傳感器模塊)。日常維護記錄需詳細填寫(包括日期、檢查人、異常情況及處理措施),保存至少1年以備審計。
這三分鐘的日常檢查,看似簡單卻能提前發現90%以上的潛在故障(如傳感器老化、氣路堵塞),將二氧化硫檢測儀故障停機時間減少70%以上,是保障檢測數據準確性與設備長期可靠運行的“黃金法則”。